给你一个新的起点
学院: 理学院 姓名: 王伟轩 案例类型:应急突发事件
一、案例背景
王某是我院2016级一名女生,河北邯郸人,平日里比较喜欢一个人出去,个性比较强,自卑,有时候不愿与人交流,经常任性。小时候父母离异,后来一直和继父及其生母一起生活。11月27日晚,王某同学一个人醉醺醺的回宿舍,也不和舍友交谈,更不愿意告诉舍友自己一个人出去都干了什么,由于醉酒,很快就上床睡觉了。不一会儿她就在床上来回翻滚,室友叫她也不吭声,开始变得神志不清,逐渐变得昏迷,然后宿舍长赶紧给我打电话说明情况,我立即赶到学生宿舍,我到达王某宿舍后,王某同学已经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确定学生情况后,我请校医院医生来学生宿舍诊断王某情况,经医生诊断,王某同学情况非常严重,已经逐渐失去意识,呈现怎么叫都叫不醒的状态,医生说王某同学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随后拨打120救护电话,然后我安排学生看护。在等待期间向学院领导汇报此事。25分钟后救护车到达宿舍楼下,我、她班团支书和学生会主席陪同去医院,在赶往唐海县医院的路上向其父母告知了王某的情况,晚11点半到达医院。到达医院后医生立即想办法让王某同学将体内食物吐出并随即输液。晚上12点我院院长王志江从市区赶到唐海县医院,并全程陪同。在此期间王某同学一直昏迷不醒。凌晨五点王某的继父到达医院,同时王某同学也开始苏醒,王某同学见到其继父情绪激动,神情恍惚,慢慢的又进入睡眠状态。后我和王院长向其父亲了解了王某同学的状况,她是个及其自卑的孩子,心理很脆弱,不相信别人。28号早上7点王某开始清醒,但是不说一句话,经协商我和王院长以及学生先回学校,让其父亲好好开导,至此我们一夜没睡。
回校后同学学生了解王某同学已经是第三次醉酒行为,心理上存在问题。
28号下午王某及其父亲来学校请假,回家调整。
二、案例分析
在充分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后,我进行了认真分析。王某从入学到现在,在军训期间就表现出和其他同学的不同,喜欢独来独往,不常和同学交流。从该生家长和同学那里也了解到,该生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她成长在一个离异家庭中,所以继父也不好严加管教,对她各方面都比较迁就,她过去的同学、朋友都比较忍让她,第一次离开家并独立生活,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因此,造成生活和学习中与同学相处的诸多矛盾和困难。问题的关键是:该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但内心又十分渴望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又不知怎么去争取,实际上就是没有勇气去争取,只能自己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发泄。
三、办法和措施
遇到该生这样的情况,我先等待她情绪稳定,并且自己先保持冷静,事后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当时情绪失控而醉酒不顾后果的原因,是一时的情绪发泄,还是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的爆发。如果是积累下来的情绪,那就要对之前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解,互相进行探讨,加深沟通。与学生取得彼此理解和谅解。我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注重沟通技巧,不急于求成,爱心、耐心、细心,反思教育过程,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性格,制定谈话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1、自我反省是新的起点
待该生情绪稳定后,我在课余时间找她谈话,帮她自我查找问题存在的内因,试着让学生自我反省,这是我叩开该生心扉的第一步。总是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可我想说,学生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向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就是一面双面镜。因此,我尝试降低自己老师的光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聆听,我让该生尽情地倾诉,对她目前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和该生一起讨论了适应环境和个人发展的关系,反复强调环境适应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很好地适应环境是个人社会智慧的重要表征,并指出,她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不能适应自己周边的人际环境;最后,我和该生一起讨论了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条件,引导她用这些条件认真自我对照,为自己把脉,剖析自己,自我反省,寻找自己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原因,并尽一切努力帮助她恢复信心。
2、做友谊的传声筒
在与该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该生对自己与身边人的交流没有信心,甚至是不敢伸出手,向自己周围的人坦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圈子里,不敢跳出这个圈。因此,我私下找该生周围的同学聊了聊,谈了谈该生的情况,在学生当中刷新一下大家对她的看法,也让大家能够理解她,主动去关心她,帮助她赢得大家的喜欢和尊重。同时我也要求该生回去后先从和同寝室同学主动交谈开始做起,无论怎样的难为情,都要鼓起勇气去做,然后从小事做起,主动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小小的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愿望。
3、融入集体才是飞跃
该生集体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这也是导致她与其他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因此,促使她与其他同学之间能融洽的相处,潜移默化的非说教式地团体意识教育也是很关键的。鼓励、指导该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爱心活动和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充满真情和爱心的氛围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同学们的热情。同时我还做好其他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慢慢地让该生融入到集体中来。
4、默默的关注是我的苦心
一切的走向都是向着光明的趋势,在随后的疏导过程中,我一如既往地关注她与其他同学相处的动态和走向,及时帮助她调整心态。我发现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到我所期待的结果,但该生正在试图慢慢地改变自己,慢慢地增加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体会到了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快乐,自己在经历了孤独和寂寞之后,逐渐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这时我及时向她指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如此。”鼓励该生敞开心扉,解开心结,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努力的新起点新目标奋斗。
四、分析与思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生关系就是一面双面镜。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教育出更优秀的学生。此次事件对于我一个辅导员新人来讲,经验的不足造成了事件在处理方面的拖延。在此次事件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学生的情绪发泄随时都会发生,因为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监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但我们又要尽可能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动态,做到预防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培养一些可靠的学生,或班干部,或信息员队伍等,把这些同学安插在学生当中,成为我们的明岗暗哨,这样学生只要有一些打架的苗头,这些处于明岗暗哨的同学就能第一时间给我们发送“情报”,也有利于我们预防和制止。
同时我要谢谢她在辅导员、同学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该生慢慢地克服了与他人交往的障碍,渐渐懂得在集体生活中如何与人和睦相处。看到她的进步,我们作为辅导员既感到欣慰,又引起深思。总之,辅导员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如何掌握分寸,采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排忧解难,需要长期探索。
爱心、耐心共创温暖家庭。辅导员作为“家长”,应尽快引导问题学生融入“家庭”,用集体的爱去感化和温暖他们。可以通过开展如班会、讲座等形式多种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在集体活动使贫困学生感受温暖,重新审视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一过程不是立竿见效的,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的切实深入、耐心的了解。其次,落实辅导环节,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比如,了解到某一位同学生活或是学习中存在困难,作为辅导员,主动找到该位同学真诚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班委成员,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采取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方式,一对一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最后,认真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学生个案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很多学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而可能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作为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同时认真分析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得更加完美。
五、有待讨论的问题
1.如何在工作中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学定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何正确理解“教师是主导”
2.辅导员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3.怎样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交流不再有障碍。
4.辅导员和学生沟通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